昨天我寫了開拓者隊的一周總結,我提出開拓者隊的顛覆的扎迪高速小球節(jié)奏對楊瀚森這種重型中鋒非常不友好、他很難適應的認知觀點,結果有一個球迷直接反駁我,克伊他說:“聯盟體重第一的楊瀚扎克-伊迪都能適應,他楊瀚森適應不了就別談打什么NBA了!明燈”這一句話讓我五雷轟頂,最快最重中鋒我立刻起身查詢扎克-伊迪的球隊NBA數據,越看越震驚,竟用橫豎睡不著,顛覆的扎迪一直看到半夜才從密密麻麻的認知統計數據中顯出字來,滿屏都寫著兩個字“牛X”!克伊

伊迪在上賽季是全NBA最重的球員,體重達到138.4公斤,大幅領先聯盟排名第二努爾基奇的131.5公斤,本賽季因其在傷病名單上,NBA官網沒有最新的體重數據。
他在2024年聯合試訓的體測數據(小數點后兩位四舍五入)為:手掌長25.4厘米,掌寬27厘米,裸足身高2米23,臂展2米41,站立摸高2米92,動態(tài)體測數據為變向敏捷測試11秒19、折返跑3秒01、四分之三沖刺3秒42、站立彈跳66厘米、跑動最大彈跳80厘米.

接著我再放上小楊的數據大家做個對比:手掌長25.4厘米,掌寬28.6厘米,裸足身高2米16,臂展2米20,站立摸高2米82,體重114.5公斤,最新NBA官網體重已增長到122.4公斤,在NBA所有球員中排名第8,動態(tài)體測數據為變向敏捷測試11秒79、折返跑3秒01、四分之三沖刺3秒38、站立彈跳66厘米、跑動最大彈跳76厘米.

大家簡單對比一下,伊迪在體重比現在楊瀚森重16公斤情況下,其速度和彈跳竟比小楊還要好,另外他比小楊多了20厘米的臂展,這在護框方面具備巨大優(yōu)勢,但我說他和小楊都屬于重型中鋒這點應該沒毛病吧,接著我就來說說最恐怖的。
在范甘迪時期的休斯頓火箭隊,范甘迪為了適應和發(fā)揮140公斤姚明的特點,他要求球隊進攻除了快攻反擊外每球都要落陣地、必須把球先交到姚明手里,然后慢節(jié)奏一個球一個球的鑿,范甘迪執(zhí)教的2003-2007四年間,火箭隊每48分鐘攻防回合數平均87回合,在全聯盟長期排倒數后五名,而同時期由德安東尼帶領的跑轟大隊菲尼克斯太陽每48分鐘攻防回合數平均在95回合以上,在全聯盟長期排名前三,所以在過去我提出過一個結論,那就是讓姚明打跑轟小球戰(zhàn)術純等于讓宋小寶娶迪麗熱巴一樣—屬于瞎胡鬧。

而隨著籃球發(fā)展,NBA為了比賽觀賞性越來越鼓勵進攻、提倡快節(jié)奏,現在20年過去了,上賽季全聯盟每48分鐘回合數最少的球隊是波士頓凱爾特人隊,他們每48分鐘回合數為95.7回合,簡單點說,現在速度最慢的凱爾特人回到20年前都是電光火石的跑轟大隊,而上賽季每48分鐘攻防回合數最多的球隊正是伊迪效力的孟菲斯灰熊,灰熊每48分鐘回合數高達103.3回合,大家能想象嗎?聯盟最重的球員在聯盟節(jié)奏最快的球隊效力還是主力,這種反差感、違和感、矛盾感基本就等于全球首富馬斯克娶了鳳姐。
伊迪竟然跟上了球隊的快節(jié)奏,他的跑動配速為每小時6952米,在全聯盟107名中鋒球員排名第36,上賽季聯盟跑動最快的中鋒是森林狼的加爾薩,每小時7515米,而現在楊瀚森的跑動配速是每小時6887米,目前在全聯盟第49,不過小楊這個數據并不權威,因為目前剛開賽有許多中鋒球員還未登場。

當孟菲斯灰熊利用首輪第9順位選擇伊迪時帶來的吃驚感完全超過開拓者用16順位選擇楊瀚森,當時美國有許多專家都說灰熊管理層瘋了,也給這個選秀操作很低評分,但經過一個賽季,伊迪用實際表現證明,重型中鋒也可以打快節(jié)奏跑轟。
搖滾歌手崔健在二十多年前有一首經典歌曲唱道:“不是我明白,是這世界變化快”,隨著NBA不斷發(fā)展,各種絕世天才球員層出不窮,總會有不斷打破傳統認知的革命性變革出現,庫里讓三分成為潮流,2米26的文班亞馬像后衛(wèi)一樣胯下運球變向從弧頂持球攻框,2米11、128公斤的約基奇像組織后衛(wèi)一樣運球突破分球,138公斤的伊迪打跑轟也真的實現了。

當然庫里、文班、約基奇這些天才球員的反差表現證明是可行的,也取得了成功,但伊迪能打小球是一方面,關鍵在于打的好壞,聯盟許多球隊都選了類庫里的投射后衛(wèi),但也僅有庫里取得了成功,所以我們主要看看伊迪打小球的效果。
上賽季由莫蘭特、貝恩、韋爾斯、小賈倫-杰克遜、伊迪組成的五人組總計出場221分鐘,在灰熊隊內排名第1,這套陣容每百回合贏對手25分、7.8個籃板、1搶斷,比對手少失誤1.6次,助攻與蓋帽對手持平,效率非常之高,當然這套陣容的陣眼核心是莫蘭特。
而當莫蘭特下場換成盧克-肯納德后,五人組總計出場103分鐘在灰熊隊內排名第3,這套陣容每百回合輸對手6.4分、6.4次助攻、5.8次搶斷,比對手多失誤4次,僅有籃板領先2.8個。
不過令人驚喜的是,在有伊迪參與的出場時間排前10的陣容中,有7套陣容是正效率,僅有3套是負效率,單這點就充分證明伊迪真的能在高速小球環(huán)境中立足并做出積極貢獻。

他的在球隊戰(zhàn)術體系中的任務非常明確,簡單點概括就是在進攻端做擋拆掩護、籃下終結、爭搶前板,在防守端保護籃筐、保護籃板,我們細致的看這些工作效率。
首先是擋拆掩護,他的體型就像一堵城墻,能提供高質量掩護,上賽季場均貢獻掩護助攻2.4次在全聯盟排名第41,總計154次在全聯盟排名第33,聯盟第一是小薩博尼斯的419次,掩護助攻就是自己利用擋拆幫隊友擋下防守人后隊友獲得投籃機會并得分,有球商的持球得分手會聰明的利用隊友擋拆,如果大家最近看楊瀚森的比賽會發(fā)現他也有這個作用,小楊在籃下擋人能讓隊友獲得空位攻筐機會,目前已經有4次擋拆掩護助攻在隊內排第2,隊內第一是克林根的8次。
但因為伊迪移動較慢以及彈跳差的劣勢,他很難完成擋拆后續(xù)的吃餅操作,全賽季僅有57次擋拆后接球攻框,在全聯盟排名第77,全聯盟這項數據排名第一的是擋拆后又能里拆又能外拆的武切維奇,總計有345次。
通過數據排名來看,扎克-伊迪的擋拆效果其實比較一般,特別是他在擋拆后的后續(xù)進攻威脅不足讓對手可以肆無忌憚的包夾持球人。

籃下終結方面,伊迪有一個殺手锏技能冠絕聯盟,就是聯盟失傳多年的勾手,上賽季他勾手投籃106次命中53球命中率50%,而他在籃下上籃168次命中86球命中率51%,也就是說他遇到輕型內線可以往里鑿,遇見噸位內線打不進直接一個半勾手效率也超高,此外他這個身高臂展再擠到籃下更深處就是輕松扣籃,上賽季總計完成94次扣籃排名全聯盟第21.
而他的可提高方面正是投射,上賽季他嘗試著開發(fā)3分,在三分線外接球出手50次命中17球命中率34%算是勉強合格水平,如果他在未來增加出手次數情況下并保持住這個命中率,那他有能力為球隊拉開空間,在戰(zhàn)術體系中的作用將更大,但罰球127次命中90球,71%的罰球命中率也讓人對他的投射潛力提升并不樂觀。

籃板方面,上賽季他總計搶下537個籃板排名全聯盟第23,場均8.3個籃板排名全聯盟第27,其中場均防守籃板4.8個,場均進攻籃板3.5個排名全聯盟第6,他在前場籃板的沖擊力和攪局能力目前已是聯盟第一檔,這是他身上的最大優(yōu)點之一。

最后是防守護框方面,這是NBA中鋒的看家立命本領,即便是在小球球隊,中鋒也是保證球隊整體防守下限的關鍵,舉個簡單例子,過去聯盟最典型的跑轟隊太陽隊在內線需要配斯塔德邁爾,哈登時期的火箭隊需要配卡佩拉。
上賽季對手場均在伊迪面前出手13.4次命中6.3球,限制對手命中率到47.1%,對手命中率在其防守下平均降低1.8個百分點,更細致一點,防2分球出手9.3次命中4.8球命中率到51.5%,對手命中率平均降低3.8個百分點,屬于出色的護框水平,防3分出手4.1次命中1.5球命中率到37.2%,對手命中率平均提升1.8個百分點,通過這個數據可以看出,他還是因為移動能力不足對三分線外的進攻防不到位,這也是所有蹲坑中鋒的共同弊端。

那他會被小個球員戲耍嗎?我放上他的對位防守數據
防守后衛(wèi)球員103分鐘603回合,占總防守時間比19%,后衛(wèi)球員在其防守命中率為42.8%,其中三分命中率37.4%,可以說他對后衛(wèi)球員的內線壓制相當給力,但還是老問題,三分防不了。
防守鋒線球員185分鐘993回合,占總防守時間比34%,鋒線球員在其防守下命中率為48.7%,其中三分命中率38.1%,對鋒線球員的防守效果就比較一般了,基本上屬于聯盟平均標準無法造成干擾,
主防中鋒球員263分鐘1321回合,占總防守時間比47%,中鋒球員在其防守下命中率50.8%,這個防守中鋒效率是非常優(yōu)秀的,因為現在NBA中鋒球員更多都是吃餅和接球終結,很少有過去那種低位一對一對抗的場面,所以中鋒命中率普遍都在60%以上,伊迪能把對手命中率降到50%已經非常不錯了。

通過具體數據來看,伊迪的各項能力在聯盟中鋒里并不是出類拔萃,他現在只能算是合格的首發(fā)中鋒,但他的牛X之處就在于這些表現是以最重體重在聯盟速度最快球隊打出來的,而他就是楊瀚森的最好榜樣,伊迪在這么難的環(huán)境下都能站穩(wěn)腳跟,楊瀚森也有機會,伊迪比小楊大三歲,希望三年后,小楊能達到伊迪現在這個高度。
昨天我寫了開拓者隊的一周總結,我提出開拓者隊的高速小球節(jié)奏對楊瀚森這種重型中鋒非常不友好、他很難適應的觀點,結果有一個球迷直接反駁我,他說:“聯盟體重第一的扎克-伊迪都能適應,他楊瀚森適應不了就別談打什么NBA了!”這一句話讓我五雷轟頂,我立刻起身查詢扎克-伊迪的NBA數據,越看越震驚,橫豎睡不著,一直看到半夜才從密密麻麻的統計數據中顯出字來,滿屏都寫著兩個字“牛X”!

伊迪在上賽季是全NBA最重的球員,體重達到138.4公斤,大幅領先聯盟排名第二努爾基奇的131.5公斤,本賽季因其在傷病名單上,NBA官網沒有最新的體重數據。
他在2024年聯合試訓的體測數據(小數點后兩位四舍五入)為:手掌長25.4厘米,掌寬27厘米,裸足身高2米23,臂展2米41,站立摸高2米92,動態(tài)體測數據為變向敏捷測試11秒19、折返跑3秒01、四分之三沖刺3秒42、站立彈跳66厘米、跑動最大彈跳80厘米.

接著我再放上小楊的數據大家做個對比:手掌長25.4厘米,掌寬28.6厘米,裸足身高2米16,臂展2米20,站立摸高2米82,體重114.5公斤,最新NBA官網體重已增長到122.4公斤,在NBA所有球員中排名第8,動態(tài)體測數據為變向敏捷測試11秒79、折返跑3秒01、四分之三沖刺3秒38、站立彈跳66厘米、跑動最大彈跳76厘米.

大家簡單對比一下,伊迪在體重比現在楊瀚森重16公斤情況下,其速度和彈跳竟比小楊還要好,另外他比小楊多了20厘米的臂展,這在護框方面具備巨大優(yōu)勢,但我說他和小楊都屬于重型中鋒這點應該沒毛病吧,接著我就來說說最恐怖的。
在范甘迪時期的休斯頓火箭隊,范甘迪為了適應和發(fā)揮140公斤姚明的特點,他要求球隊進攻除了快攻反擊外每球都要落陣地、必須把球先交到姚明手里,然后慢節(jié)奏一個球一個球的鑿,范甘迪執(zhí)教的2003-2007四年間,火箭隊每48分鐘攻防回合數平均87回合,在全聯盟長期排倒數后五名,而同時期由德安東尼帶領的跑轟大隊菲尼克斯太陽每48分鐘攻防回合數平均在95回合以上,在全聯盟長期排名前三,所以在過去我提出過一個結論,那就是讓姚明打跑轟小球戰(zhàn)術純等于讓宋小寶娶迪麗熱巴一樣—屬于瞎胡鬧。

而隨著籃球發(fā)展,NBA為了比賽觀賞性越來越鼓勵進攻、提倡快節(jié)奏,現在20年過去了,上賽季全聯盟每48分鐘回合數最少的球隊是波士頓凱爾特人隊,他們每48分鐘回合數為95.7回合,簡單點說,現在速度最慢的凱爾特人回到20年前都是電光火石的跑轟大隊,而上賽季每48分鐘攻防回合數最多的球隊正是伊迪效力的孟菲斯灰熊,灰熊每48分鐘回合數高達103.3回合,大家能想象嗎?聯盟最重的球員在聯盟節(jié)奏最快的球隊效力還是主力,這種反差感、違和感、矛盾感基本就等于全球首富馬斯克娶了鳳姐。
伊迪竟然跟上了球隊的快節(jié)奏,他的跑動配速為每小時6952米,在全聯盟107名中鋒球員排名第36,上賽季聯盟跑動最快的中鋒是森林狼的加爾薩,每小時7515米,而現在楊瀚森的跑動配速是每小時6887米,目前在全聯盟第49,不過小楊這個數據并不權威,因為目前剛開賽有許多中鋒球員還未登場。

當孟菲斯灰熊利用首輪第9順位選擇伊迪時帶來的吃驚感完全超過開拓者用16順位選擇楊瀚森,當時美國有許多專家都說灰熊管理層瘋了,也給這個選秀操作很低評分,但經過一個賽季,伊迪用實際表現證明,重型中鋒也可以打快節(jié)奏跑轟。
搖滾歌手崔健在二十多年前有一首經典歌曲唱道:“不是我明白,是這世界變化快”,隨著NBA不斷發(fā)展,各種絕世天才球員層出不窮,總會有不斷打破傳統認知的革命性變革出現,庫里讓三分成為潮流,2米26的文班亞馬像后衛(wèi)一樣胯下運球變向從弧頂持球攻框,2米11、128公斤的約基奇像組織后衛(wèi)一樣運球突破分球,138公斤的伊迪打跑轟也真的實現了。

當然庫里、文班、約基奇這些天才球員的反差表現證明是可行的,也取得了成功,但伊迪能打小球是一方面,關鍵在于打的好壞,聯盟許多球隊都選了類庫里的投射后衛(wèi),但也僅有庫里取得了成功,所以我們主要看看伊迪打小球的效果。
上賽季由莫蘭特、貝恩、韋爾斯、小賈倫-杰克遜、伊迪組成的五人組總計出場221分鐘,在灰熊隊內排名第1,這套陣容每百回合贏對手25分、7.8個籃板、1搶斷,比對手少失誤1.6次,助攻與蓋帽對手持平,效率非常之高,當然這套陣容的陣眼核心是莫蘭特。
而當莫蘭特下場換成盧克-肯納德后,五人組總計出場103分鐘在灰熊隊內排名第3,這套陣容每百回合輸對手6.4分、6.4次助攻、5.8次搶斷,比對手多失誤4次,僅有籃板領先2.8個。
不過令人驚喜的是,在有伊迪參與的出場時間排前10的陣容中,有7套陣容是正效率,僅有3套是負效率,單這點就充分證明伊迪真的能在高速小球環(huán)境中立足并做出積極貢獻。

他的在球隊戰(zhàn)術體系中的任務非常明確,簡單點概括就是在進攻端做擋拆掩護、籃下終結、爭搶前板,在防守端保護籃筐、保護籃板,我們細致的看這些工作效率。
首先是擋拆掩護,他的體型就像一堵城墻,能提供高質量掩護,上賽季場均貢獻掩護助攻2.4次在全聯盟排名第41,總計154次在全聯盟排名第33,聯盟第一是小薩博尼斯的419次,掩護助攻就是自己利用擋拆幫隊友擋下防守人后隊友獲得投籃機會并得分,有球商的持球得分手會聰明的利用隊友擋拆,如果大家最近看楊瀚森的比賽會發(fā)現他也有這個作用,小楊在籃下擋人能讓隊友獲得空位攻筐機會,目前已經有4次擋拆掩護助攻在隊內排第2,隊內第一是克林根的8次。
但因為伊迪移動較慢以及彈跳差的劣勢,他很難完成擋拆后續(xù)的吃餅操作,全賽季僅有57次擋拆后接球攻框,在全聯盟排名第77,全聯盟這項數據排名第一的是擋拆后又能里拆又能外拆的武切維奇,總計有345次。
通過數據排名來看,扎克-伊迪的擋拆效果其實比較一般,特別是他在擋拆后的后續(xù)進攻威脅不足讓對手可以肆無忌憚的包夾持球人。

籃下終結方面,伊迪有一個殺手锏技能冠絕聯盟,就是聯盟失傳多年的勾手,上賽季他勾手投籃106次命中53球命中率50%,而他在籃下上籃168次命中86球命中率51%,也就是說他遇到輕型內線可以往里鑿,遇見噸位內線打不進直接一個半勾手效率也超高,此外他這個身高臂展再擠到籃下更深處就是輕松扣籃,上賽季總計完成94次扣籃排名全聯盟第21.
而他的可提高方面正是投射,上賽季他嘗試著開發(fā)3分,在三分線外接球出手50次命中17球命中率34%算是勉強合格水平,如果他在未來增加出手次數情況下并保持住這個命中率,那他有能力為球隊拉開空間,在戰(zhàn)術體系中的作用將更大,但罰球127次命中90球,71%的罰球命中率也讓人對他的投射潛力提升并不樂觀。

籃板方面,上賽季他總計搶下537個籃板排名全聯盟第23,場均8.3個籃板排名全聯盟第27,其中場均防守籃板4.8個,場均進攻籃板3.5個排名全聯盟第6,他在前場籃板的沖擊力和攪局能力目前已是聯盟第一檔,這是他身上的最大優(yōu)點之一。

最后是防守護框方面,這是NBA中鋒的看家立命本領,即便是在小球球隊,中鋒也是保證球隊整體防守下限的關鍵,舉個簡單例子,過去聯盟最典型的跑轟隊太陽隊在內線需要配斯塔德邁爾,哈登時期的火箭隊需要配卡佩拉。
上賽季對手場均在伊迪面前出手13.4次命中6.3球,限制對手命中率到47.1%,對手命中率在其防守下平均降低1.8個百分點,更細致一點,防2分球出手9.3次命中4.8球命中率到51.5%,對手命中率平均降低3.8個百分點,屬于出色的護框水平,防3分出手4.1次命中1.5球命中率到37.2%,對手命中率平均提升1.8個百分點,通過這個數據可以看出,他還是因為移動能力不足對三分線外的進攻防不到位,這也是所有蹲坑中鋒的共同弊端。

那他會被小個球員戲耍嗎?我放上他的對位防守數據
防守后衛(wèi)球員103分鐘603回合,占總防守時間比19%,后衛(wèi)球員在其防守命中率為42.8%,其中三分命中率37.4%,可以說他對后衛(wèi)球員的內線壓制相當給力,但還是老問題,三分防不了。
防守鋒線球員185分鐘993回合,占總防守時間比34%,鋒線球員在其防守下命中率為48.7%,其中三分命中率38.1%,對鋒線球員的防守效果就比較一般了,基本上屬于聯盟平均標準無法造成干擾,
主防中鋒球員263分鐘1321回合,占總防守時間比47%,中鋒球員在其防守下命中率50.8%,這個防守中鋒效率是非常優(yōu)秀的,因為現在NBA中鋒球員更多都是吃餅和接球終結,很少有過去那種低位一對一對抗的場面,所以中鋒命中率普遍都在60%以上,伊迪能把對手命中率降到50%已經非常不錯了。

通過具體數據來看,伊迪的各項能力在聯盟中鋒里并不是出類拔萃,他現在只能算是合格的首發(fā)中鋒,但他的牛X之處就在于這些表現是以最重體重在聯盟速度最快球隊打出來的,而他就是楊瀚森的最好榜樣,伊迪在這么難的環(huán)境下都能站穩(wěn)腳跟,楊瀚森也有機會,伊迪比小楊大三歲,希望三年后,小楊能達到伊迪現在這個高度。

 
            
章節(jié)評論
段評